导语: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如糖尿病眼底病变所致的失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等。因此,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是早防早治。

01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基本原则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防治的基本原则如下:

1.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控制好血压

3.纠正血脂紊乱

4.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5.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

6.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患者要学习和应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相关问题。

02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糖尿病发生。

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对于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给予管理干预、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加强治疗,严格控制各项代谢指标,防止大血管、微血管合并症和脏器损伤;防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

全面控制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减少并发症所导致的残废或早亡。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积血,严重者甚至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

DR是成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早期临床可见表现包括微动脉瘤形成和视网膜内出血。微血管损伤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棉絮斑、出血增多、静脉异常以及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在此阶段,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视网膜水肿增厚和(或)渗出,从而导致中心视力丧失。

增殖期是由于小动脉和小静脉闭合,视盘、视网膜、虹膜和滤过角新生血管的继发性增生所致。这些新血管分别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这一阶段,由于黄斑毛细血管无灌注或水肿、玻璃体出血、变形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可能丧失。

DR高危人群:

1.糖尿病病期长的患者;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发生时年龄及病期有关;

3.确诊年龄为0~19岁,7%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

4.确诊年龄为20~39岁,10%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

5.确诊年龄超过40岁,25%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

6.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记录确诊时年龄及其出生日期。

DR防治措施:

1.控制好血压、血糖;

2.纠正血脂代谢紊乱;

3.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如有必要,及时转给眼科医生;

4.戒烟;

5.如有必要,适时行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手术;

6.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适用于威胁视力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04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糖尿病肾病发展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肾功能衰竭。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正常人UACR30mg/g。糖尿病患者在3~6个月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UACR≥30mg/g,而且排除影响因素(包括感染、发热、心力衰竭、显著高血糖、显著高血压等)所致者可诊断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UACR在3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蛋白定性常为阴性。UACRmg/g,称为大量白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可显示有蛋白。

血肌酐(计算eGFR):血肌酐能较准确地反映肾实质受损的情况,但非敏感指标。临床上要根据血肌酐水平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估算eGFR,评价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情况。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新发病的患者,应做尿常规分析及24小时尿白蛋白。

1.有蛋白尿者,每年应至少查血尿素氮、肌酐一次,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指导治疗;

2.有尿蛋白或有尿白细胞或泌尿系感染的表现,需做细菌培养,指导治疗;

3.有高血压者,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05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等密切相关。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包括中枢及周围)。按照发病率高低排序,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其次是自主神经病变,而中枢神经病变则相对少见。

神经病变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可以增加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

远端对称性糖尿病神经病

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其特征为隐匿起病、对称性分布、进展性加重。虽然病因不明,但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异常的神经系统代谢和(或)神经组织的缺血有关。

从个体而言,发病的时间和过程不可预测,但总体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年龄(老年人多见)、性别(男性多见)、身高(高个子多见)、病程、血糖控制好坏、高血压、饮酒、吸烟等有关。

患者失去知觉

糖尿病足

肌肉萎缩

局灶性神经病变

这类神经病变少见,其发生与急性的血管阻塞引致神经组织缺血有关,特点为突然发作、非对称性性质和自限性过程。总的恢复期约为数周至18个月。典型的局灶性神经病变有颅神经病变、躯干神经病变、脊神经根病变等。感觉和运动均可正常。

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到以下多个系统:

1.出汗异常;

2.瞳孔调节障碍;

3.肾上腺髓质(低血糖反应减弱或无症状);

4.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5.胃肠道系统(胃麻痹、便秘、腹泻、大便失禁);

6.泌尿生殖系统(膀胱收缩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

1.控制好血糖;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适当营养、避免毒性物质等;

3.强调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可以是无症状的,常规筛查很有必要;

4.解释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促使糖尿病足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5.告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保护足的重要性;

6.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7.解释不同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

06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方法

编排:瑞雪

校对:兰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ktw.com/kjscys/141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