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无“火”就没了生机,而人体上火就是消耗生机。有经验的老中医即便是去“贼火”,降“相火”,也懂得投鼠忌器,特别是选择性质苦寒的入肾经的药物时。因为入肾经的去火药,比如黄柏、知母,会影响人的性欲……而这也是影响人体正常生机的开始。没有火力的血是死血大约5年前,我陪发明“排毒养颜胶囊”的姜良医院的ICU病房,去会诊一个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姜博士是中医内科专家,擅长处理这种高烧、昏迷的危重病人。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烧,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姜博士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医院主管医生有些不解:“这个病人刚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姜博士指着病人的刀口和耳轮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姜博士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只有血,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色素充足,指标合格,但只要没有气,血就不能被利用,人也就没有生机。这个气就是人体的“火”,就是生命必需的能量。这就是火的作用,中医对火更正规的叫法是“元阳”、“阳气”。人身无火犹如天空失去太阳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将上火列为主攻方向,他是中医中对“火”的问题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算是上火理论的创建人了。他说就像自然界的太阳总比月亮大一样,他认为人体也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意思是说,即便是正常状态下,人身的“阳”也是多于“阴”的,总是处于微微上火的状态。因为,人只要活着,就需要火力,因此人体也时刻处于被火消耗的阴虚边缘。这个“阴常不足”的学说现在很被认同,所以中医一般会推荐年过40岁的男性适度地服用六味地黄丸这个平和的补阴药,就是考虑到连续40年火力的运转过程中对阴的耗伤。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火”,就是有阴而无阳,有血而无气,类似有米没火做不成能供身体用的熟饭。老话说“人死如灯灭”,人死后身体很快变凉,就是因为元阳耗竭了,和油尽灯枯是一个道理。只补血不补火,人还会血虚唐容川《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运血者,即是气。”就是说血要靠气的推动才能正常运行。中医治疗血虚从不会单开补血药,不会只让病人吃阿胶、红枣、桂圆,也绝不相信单纯补铁如吃硫酸亚铁就能解决血虚。单纯的补血药物和食物能使你不贫血,使你的血细胞达标、结构正常,但不能改变你的血虚状况,尽管指标正常,可就是没精神,没力气,因为你功能不行,类似有米无炊或米多火小,饭是熟不了的。所以,即便不贫血,只要血虚,缺乏火力,仍在须补血之列。而且,补血一定要在补血药如阿胶、生地、桂圆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这个方子才能动起来。中医讲究“气为血之帅”,就是说血需要有气的统率、推动才能运行周身,才能发挥作用。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肝血作用极佳),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补血汤,但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这充分说明通过补气才能最终生血。有一种病叫红细胞增多症--你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会发生贫血了呀?却不知,生这种病,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没给人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所以要把人体多出的血放掉作为治疗。其中的道理也简单:人体的火力只能煮熟那么多米,米多了,火不够,做出的饭就要夹生了。夏天可以喝点生脉饮夏天时人应该适当喝点生脉饮,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出汗的体弱者。生脉饮里除了有党参之外,还有五味子和麦冬,五味子是收敛的,防止汗出得太多而伤元气;麦冬是补阴的,帮助把失去的阴液补回来。这是夏天体质虚弱的人可以照吃不误的一个补剂。肝肾两个脏腑如果有火,叫相火,而心火是君火。如果心被事物所触动,情绪受到干扰,相火会随着心动而妄动。相火妄动了精微物质就要悄悄流失、耗散了。壮汉上实火,情种上虚火很多人都知道,上火不能一概而论,要分虚和实。实火,也就是身体壮实人的上火。一般是阴还处于正常水平,但阳超过了,是绝对地多了,人就火大了,用牛黄解毒丸、黄连清胃丸之类的去火药清热绝对没问题,这些药能把冒尖的那一部分阳给消下去。而虚人的上火,是阴低于正常水平,把并不壮实的阳显了出来,是相对地多了,不是真的火大,而是阴虚。对这种虚火,一般需要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把虚下去的阴补上来,好与正常的阳对应,使阴阳找补平衡。同是上火,虚实不同,一个需要泄,一个需要补。怎么判断何时该泄,何时该补呢?有几个特点可以掌握。凡是疾病早期,身体壮实,胃口大好,喜欢吃肉,面色赤红,大便干燥,口臭口苦,同时不会轻易就感到虚弱、无力的,这一般是实火,极端而典型的例子比如张飞、李逵类型的,有孔武之勇,大多是劳力者,治这种上火也相对简单,痛快地泻一次肚,火就去了大半。凡是疾病后期,身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特别唇色是嫩红的,男性嘴唇也会像女人一样娇艳,而且总感到腰腿酸软无力,心思也较重,容易失眠,也容易为物所感,整个人处于一种消耗状态中时,他们如果上火,一般就是虚火了。中医讲“七情化火”,“七情”就是七种异常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没得到宣泄都会积蓄,化为火,这种火是典型的虚火,会暗耗掉身体的元阴、肾阴,乃至危及生命。导致阴虚上火的,肯定有身体因素,比如疾病消耗、治疗错误或饮食失当,更重要的就是情致不舒畅。现代人欲望重重,情绪问题常常超过了身体问题,往往由心神动导致肝肾之精耗散,造成阴虚比阳虚更常见。口渴、便秘未必都是上火中医里说的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点,都是燃烧,都要烧掉水分,所以上火时人会因为缺水而口干。有一种口渴的人属于阴虚有火的体质,喝水是想自救,但因为体内有火有热,喝进去的水很快就被蒸出去了,所以总喝水总觉得渴。如果这个人比较瘦,喜欢喝水,而且还爱吃,胃口特大,且大便干燥,那么除了要养阴,还应该化验一下血糖。这种阴虚有火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消证”。现在糖尿病发病已经明显年轻化,30岁的人就可能得这种病,特别是父母就有糖尿病的,就更要提高警惕了。糖尿病就是由胃火盛导致胃阴虚乃至肾阴虚的。还有一种口渴,嘴唇也会经常干,特点是渴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喝水之后感觉水就汪在肚子里,停在那儿,上不解渴,又排不下去,同时还会有大便费劲。这种情况既不是上火,也不是阴虚,而是气虚。这时候就不能去火,而要吃补药了,把人体火力增强了,才能使水为身体所用,比如补中益气丸之类的就比较合适,吃了之后,口渴和大便不通的问题会同时解决,这种口渴和便秘的根本是因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吃补药能帮助把清气升上去,使浊气降下去。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人的讲究。不是西方人不上火,西医把上火说成是一种身体的应激。身体的应激是种本能,在遇到非常状况时会发挥作用。固肾气,彻底断了“上火”的根!

固肾气,彻底断了“上火”的根,因为上火不是由热生,而是因寒起!

进食大量反季节果蔬,夏季经常吹空调贪凉,冬天穿得少不注意保暖……这些习惯都会让大量寒湿进入体内,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虚火越来越旺。

而那些不懂病机的人却盲目采用泄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为啥你吃点好的就上火?

体内寒重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

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真正肾气足的人,吃什么都很难上火的。

■“固肾气”食疗概要

此时宜清补甘温的食物,如牛羊肉、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花椰菜等,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冬枣、柑橘、甘蔗、梨、苹果等。同时,可配合一些清润滋补的药膳进行调理。

1、提脚跟:补肾固本驱寒

很多人在冬季容易手脚冰凉,这是由于气血不畅,简单的提脚后跟即可缓解。

提脚跟的同时也需要踮起脚尖,这样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这组经络分布在大腿内侧,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肝肾脾都主升,均有激发中气的作用,从而达到补肾固本的效果,有助于人们在冬季抵御严寒。

2、泡脚:将虚火引到肾上去

以前专门讲过,冬天手脚冰冷、或体质“上热下寒”爱上火的人,身体有寒邪、湿邪的人都要泡起来,简单有效无附作用。

你上火吗?不要怕,各种火气的病症,穴位都会搞定!

如果出现目红眼赤、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口臭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上火”了。

不管是什么器官上火,都要大量喝水(就是不上火也要多喝水!),最好加点蜂蜜,蜂蜜滋阴非常好。

再就是晚上泡泡脚,搓双脚各下,点按涌泉穴,这样可以起到心肾相交,阴阳平衡的作用。

上火了,如果知道是那个器官上火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当然效果会更好!下面老师们就把他们长期临床总结的“观舌”法告诉大家:

舌头红,体内有火,不同的“火”在舌头上的表现也不一样。

一、舌尖红:心火

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会旺!

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心主舌,因此心火的口舌生疮以舌尖及两侧生疮最为多见,口腔内膜也会生疮。

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大陵穴降心火。

二、舌两侧红:肝火

有肝火时,舌质也是红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两侧,此外还有:性急易怒、失眠、头晕目眩、面红眼赤、口苦口干、耳聋耳鸣、舌苔黄薄、胸胁痛、大便干结、乳头痛痒、月经提前量大。

解决方法:喝菊花茶,按揉太冲穴降肝火。

三、舌前半部分红: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容易伤风,一伤风就会出现高热、咳嗽、痰黄稠而粘等症状。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生吃几个白萝卜;吃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很多的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所以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大鱼际穴降肺火。

四、整个舌头红:胃火

胃火重表现为:烦热胃痛、口渴口臭、牙痛、牙龈肿烂、牙宣出血等、想喝凉水、容易饿、整个舌头比较红,(有时舌红苔黄,黄色把红色覆盖了)就是胃火的表现。《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口臭。”

解决方法:喝苦丁茶,按揉内庭穴降胃火。

五、舌红少苔:肾火

其实,道医没有“肾火”的概念,但肾也会出现热象。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发脱齿摇、口干、耳鸣,有时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肾阴不足。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热扰心神,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多是阴虚火旺的表现。严重者舌头更红,没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层薄薄的黄苔,表明有热出来了。

解决方法:喝蜂蜜菊花茶,按揉照海穴降肾火。

猜你喜欢∫延伸阅读

1刮痧刮多了,身体会虚吗?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ktw.com/kjschl/9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