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手绘专栏丨第一期:后交通动脉瘤基础篇

颅内动脉瘤手绘专栏丨第二期:后交通动脉瘤技术篇

颅内动脉瘤手绘专栏丨第三期:前交通动脉瘤基础篇

概述

尽管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前循环动脉瘤,但这些动脉瘤的处理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它们位于半球间裂,与重要脑功能区关系密切,一旦破裂将发生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分支的复杂多样的解剖,才有可能获得手术的成功。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发生脑内出血最常见的动脉瘤。其CT所显示的出血类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蛛网膜下隙(视交叉前池和半球间裂)、脑实质(直回)和脑室系统(终板和第三脑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解剖

通常,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起源于较大的A1段、前交通动脉和同侧A2段的结合部。例外的情况也不少见(图7-1);动脉瘤可能包含整个前交通动脉,可能起源于某一条前交通动脉,偶尔也可能发自A1-A2结合部的外侧面。随着血管造影旋转像和CT血管造影的广泛应用,医生在手术前就可以“充分知晓”动脉瘤的起源部位,但我们在术前还是应该抱有怀疑态度,客观地说,只有术中证实动脉瘤的起源部位及其精确的解剖位置才能完全确认。

动脉瘤指向

我们通常认为前交通动脉是位于冠状面上的,但实际上,它的方向有多种变化,可以从冠状方向到完全矢状方向,术前认识到这些变异是十分重要的。位于矢状方向的前交通动脉常见于双侧A1段发育极不对称的情况,尤其是单侧A1段供应双侧A2段的时候。在后一种情况,起始于A1段的同侧A2段位于视交叉附近的半球间裂,而对侧A2段恰好是矢状方向走行的前交通动脉的远端延续部分。

除了前交通动脉的走向之外,观察动脉瘤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指向也是很重要的(图7-2)。在矢状面上,最常见的指向(图7-2)是动脉瘤向下指向视交叉前池或向前指向半球间裂的蛛网膜下隙。其次是动脉瘤指向上方,最少见的情况是动脉瘤指向后上方。

在冠状面上,动脉瘤可居于中线部位,或指向一侧直回和额叶内侧面。

手术步骤

手术入路

术前的信息——包括载瘤前交通动脉的走向、动脉瘤的可能起源部位和动脉瘤顶的指向——有助于决定手术侧别,以及动脉瘤输入/输出血管的解剖次序。

通常认为,患者和医生的左侧半球均为优势半球,通过右侧入路可以很好地处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对于右利手的医生来说,从右侧入路到达Willis动脉环的前方进行解剖和夹闭动脉瘤会更容易些。另一方面,即使必须进行脑牵拉,影响的是非优势半球的额叶皮质,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也会有所减少。无论采用哪一侧入路,双侧A1段都必须解剖出来以利近端控制,因此,从优势A1段这一侧入路对于手术暴露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入路侧别。

例外的情况不多见,但挺重要。少数患者的动脉瘤起源于A1-A2结合部的外侧面,可能出现较大的直回血肿,此时,如果手术医生先找到动脉瘤的起源部位,再处理血肿,手术就会顺利得多。如果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多发动脉瘤中的责任动脉瘤,那么应该选择合适的入路侧别以便于处理破裂动脉瘤。经由一个手术入路,首先确保安全地处理破裂动脉瘤,然后再处理其他未破裂的动脉瘤。

体位

无论采用哪一侧入路,患者均取仰卧位,颈略伸展,头偏向手术侧的对侧,前颅窝底后倾使之大致与患者的身体长轴垂直(图7-3)。通常来说,右侧入路的倾斜角度大约45°~60°,当从左侧入路时,我们建议倾斜60°。

开颅

这些动脉瘤可以成功地经由半球间纵裂入路、额下外侧入路,或改良的经侧裂入路(一旦暴露颈内动脉分叉部即改行额下入路)暴露。

在德克萨斯西南大学,对于大多数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近30年来常用改良经侧裂入路。无论是小型或巨大动脉瘤,无论是未破裂动脉瘤或破裂动脉瘤,无论是松弛的大脑还是严重蛛网膜下隙出血伴有明显的脑肿胀,这一手术入路均能适用。采用这个入路,通过Payne点可以直接到达脑室系统。对该入路略做改良即可在矢状面从基底动脉顶端暴露到前交通动脉。对于年轻外科医生来说,通过该入路可以最安全地了解Willis环前循环的血管解剖,因此,如果想通过单一入路暴露和处理多发动脉瘤时,改良经侧裂入路是很好的选择。目前我们科室约2/3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采用改良经侧裂入路。

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基底动脉动脉瘤开颅暴露的骨窗相比,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骨窗中心略微靠前(切口延伸至瞳中线),颞叶的暴露减少,开颅后部的钻孔点恰好位于翼点的后方(图7-4)。不需要做颞下骨切除,仅仅将蝶骨嵴磨平,而不是完全切除(图7-5)。骨窗下缘要尽可能地低,但不要开放眼眶。骨窗下缘的颅骨内板尽可能磨除,平齐眶顶。我们做了一些眶骨切开的尝试,并未发现能增加手术的暴露,因此也就不再额外采用眶骨切开的方法。这就有点像一把轻便手杖,如果你需要它,你可以一直使用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它。

硬膜切口应该从骨窗的最前缘和最下缘向骨窗后方延伸。硬膜可以呈直线、曲线、半月形、三角形或星形切开,最重要的是在眶顶水平充分利用骨窗大小切开硬膜。通常,我们将下方的硬膜瓣翻转固定在头顶部,使眶回皮质获得最大限度的显露。

初始入路

首先找到覆盖于侧裂皮质部最下端的蛛网膜,锐性切开后暴露岛叶和大脑中动脉M2段。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解剖,打开侧裂的蝶骨部,先后暴露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和M1段。除非脑组织肿胀,否则不必将牵开器放置于额叶或颞叶的岛盖。一般来说,可以将整个侧裂打开直至颈动脉池,使用显微剪刀和吸引器,锐性切开蛛网膜,轻柔地分离额叶和颞叶。当然,如果需要的话,牵开器也可以放在颈动脉池表面的脑组织上(图7-6)。

当A1段的起始部暴露之后(图7-7),可立即将自动牵开器放置于眶回后部,恰好在侧裂的前方并与之平行。牵开器的头端应该指向颈内动脉分叉部,暴露大脑前动脉的起始段数毫米。在此处环绕A1段解剖,以便于必要时临时阻断。然后切开直回和视神经之间的蛛网膜纤维,开放A1段的脑池,沿着A1段向前、向内越过视神经,进入视交叉前池。

当A1段与视神经解剖分离开,即可将牵开器移向前,放置于直回上,此处A1段恰好被直回所覆盖(图7-8)。手术医生现在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对侧A1段的暴露上。这一步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极为关键,代表着随后手术暴露和解剖的关键点。

手术医生在解剖分离视神经表面的A1段、越过视交叉和终板向深方暴露时,必须非常小心轻柔(图7-9)。在对侧视神经的上方即可发现对侧A1段,在视交叉前池的位置相对较高。

A1段必须充分游离以便于临时阻断,游离后将小棉片覆盖于其表面。如果意外发生动脉瘤破裂,脑池将立即充满血液,再次辨认对侧A1段将变得十分困难。然而,棉片是很容易辨认的,此时可以迅速取出,并对其所覆盖的A1段进行临时阻断。

在未发生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情况下,只要打开视交叉前池就很容易暴露对侧A1段,但如果视交叉前池被新鲜的血凝块所充填,暴露对侧A1段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后一种情况,手术医生别无选择。通常会沿着视神经向前方寻找对侧A1段,而后者恰好位于对侧视神经与视交叉移行部的头端。经验不足的手术医生常常抱怨,瘤顶指向下方的动脉瘤会阻碍对侧A1段的暴露,或者在暴露对侧A1段的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这种担心是理论上的,但实际中不大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位于视交叉的前方,只有瘤顶指向后下方的动脉瘤才有可能阻碍对侧A1段的暴露,对于其他指向的动脉瘤,无需牵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或前方的直回即可获得对侧A1段的暴露。

在例以上的非巨大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例中,我们未遇到解剖学上的变异,也没有因为解剖游离而造成动脉瘤的破裂。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Fisher3级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发现其伴有双侧较大的A1段,而且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指向下方,并与鞍结节粘连,此时可将动脉瘤吸住,抬高离开视交叉,游离同侧A1段至直回水平,清除血凝块直至暴露出对侧A1段。在这样的解剖操作过程中,术者将逐步树立信心。

未完待续

会议信息和学习班的发布、咨询、报名,会议直播,参与编译及审稿投稿,品牌合作,请找“神外助理”!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平台微







































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ktw.com/kjsczz/9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