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外科在北京援疆医生罗岗的带领下,顺利完成南疆地区首例Will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破裂血泡样动脉瘤手术。该手术取得成功,意味着医院对颅内破裂血泡样动脉瘤病的诊治水平跨上新的台阶,可使和田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动脉瘤患者享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

家住和田地区山区牧场的一名女士,入院前3天出现间断头痛,口服止痛药物后缓解,2天后活动过程中头痛突然加重,伴恶心呕吐、短暂意识不清,随后救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脑CT图

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行此项手术。患者家属通过了解,医院援疆专家在医院神经外科援助后,遂立即转运至“医院神经外科”。北京援疆医生罗岗仔细评估临床症状体征后,急诊进行头颅CTA检查,但结果未提示颅内动脉瘤征象,结合患者颅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罗岗坚定认为,虽然CTA阴性,但是患者存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机率很高。团队成员乃比江医师与胸痛中心导管室沟通后,遂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凸起。结合凸起部位、形态等综合考虑,罗岗认为患者所患为动脉瘤中非常凶险的一种类型:血泡样动脉瘤。

患者血泡样动脉瘤诊疗过程解析

血泡样动脉瘤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的0.3%-1%,外观呈紫红色鼓泡,瘤壁菲薄,甚至能透过瘤壁看清瘤腔内的血液涡流。虽然相对罕见,但是出血后1-2周内可快速生长,再破裂及死亡风险极高,该病治疗也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无论开颅还是介入,都有术中破裂风险高、术后复发率和再出血率高、再治疗率高的风险。团队经过会诊后,罗岗认为微创覆膜支架对于该类动脉瘤瘤体的隔绝最适合,虽然支架本身比较僵硬,路径迂曲时可能存在输送失败,可能覆盖分支导致偏瘫或者支架内漏导致再出血等风险,但基于不同的技术组合及合适的支架大小,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罗岗通过画图的方式向家属解释手术过程

罗岗通过画图的方式认真向家属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后,患者家属给予了团队充分的信任,最终手术历经2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出院时,罗岗叮嘱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十分重要,患者家属感激地对罗岗说:“感谢您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回家后我们一定谨遵医嘱,照顾好病人。”

“真心希望自己在援疆期间不但能挽救更多的患者,更希望能将疾病的知识科普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患者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罗岗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ktw.com/kjsczl/13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