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较为复杂,材料和技术发展迅速,治疗理念不断更新。10月27日,值第十七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在上海市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本次大会的主席、第二医院刘建民教授,请他就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血管内治疗手段及前沿进展进行了介绍。

刘建民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血管内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神经外科学会委员。

Q1:目前临床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手段都有哪些?各有何种治疗特点?

刘建民教授:目前,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无论是欧洲、美国的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还是中国的指南,都对血管内介入治疗做了优先推荐。国际多项证据显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介入治疗比传统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并且更加安全。

当下,最经典也最常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段就是动脉瘤栓塞术。尽管各种技术发展迅速,栓塞治疗依然是解决60%~70%颅内动脉瘤患者问题的主要方法,实践证明,该种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较好的预后。但是,临床中可能仍存在30%~40%的患者需要通过血管重建技术修复患者的载流动脉,因此就促进了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的问世,如球囊辅助治疗、支架治疗、血流导向装置等。血管重建主要针对宽颈动脉瘤、单纯栓塞可能无法做到完整栓塞的患者,或者单纯栓塞会影响到载瘤动脉的血流进而造成血管闭塞的患者。总的来说,介入治疗的这些方法能够解决目前大约95%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问题。此外,临床中会根据患者情况将颅内栓塞和血管重建两种方法组合运用。

Q2:此次东方会议有很多关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热点或议题提出,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您对其中哪些进展或议题比较感兴趣,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并谈一下您的看法?

刘建民教授: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领域在近年涌现出很多进展。这些进展主要为针对目前技术一些无法满足的临床需求而进行的创新。例如,用于单纯栓塞的弹簧圈,随着技术的发展,已拥有越来越好的顺应性和可塑性,这使临床医生在栓塞术中操作更容易。同时,生物修饰圈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临床医生希望,通过简单、快速、安全的操作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复杂的操作以及接受特别的训练、练就非常高超的技术之后才能够达到满意的结果。因为,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病,医院和医生来完成诊疗工作。

血管重建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我们过去通过采用多支架加弹簧圈组合来实现的技术,慢慢已演变成了今天的血流导向装置,操作更简单、效果更好,主要用于治疗宽颈、大型或梭型动脉瘤。但是,血流导向装置这项新理念和技术,做为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中。例如,该方法所引发的一些并发症的原因尚未可知,这也是本届东方会议上讨论较多的议题之一。

本届东方会议向大家展示了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研发出来的几乎所有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技术和产品。我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大部分新产品将会进入中国临床使用。同时,我们中国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也势必会有大的突破。(木青整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ktw.com/kjscyf/7228.html

------分隔线----------------------------